四千零八十一章 步子要稳,眼光要长-《军工科技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【修改版】

    首座领导的茶杯在桌面轻叩,杯沿的青瓷纹路映着屏幕上未散的光痕。

    他原本摩挲杯壁的手指骤然收紧,然后开口说道:“我们的舰载激光武器上舰测试的时候,某国的舰载激光武器还在实验室里吃灰呢。

    “现在他们敢把原型机搬上驱逐舰,我们为什么要等?”

    听到领导的话,会议室内在座众人都不由的点头,露出了认同和坚毅之色。是啊,别人能行,为什么我们就不行呢,而且我们在这方面技术更加先进,更加成熟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海军方面的一位领导转而冲着吴浩问道:“小吴,你这套方案需要多久能拿出工程样机?”

    吴浩沉吟片刻,目光扫过图表上的技术成熟度曲线,然后讲道::“如果各单位协同攻关,关键技术的突破需要三年,工程样机的陆上测试需要两年,舰上试验至少还要一年——总共六年时间。但这六年里,我们每一步突破都能反哺现有舰艇的升级。”

    听到吴浩的话,会议室内再次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。

    某军工企业专家连连摇头说道:“六年?某国的下一代舰艇设计方案已经进入论证阶段,我们用六年憋出一台样机,到时候技术代差可能被再次拉大!”

    他的手指点了点大屏幕上的数据图上,然后冲着吴浩问道:“你这曲线是建立在现有技术路径上的,万一人家另辟蹊径呢?”

    “可风险控制必须放在首位!”

    海军院校的教授推了推下滑的眼镜,声音带着克制的焦虑说道:“某国当年在电磁弹射器上栽的跟头还不够深刻吗?急于求成导致三年无法形成战斗力,我们不能重蹈覆辙。”

    他翻开笔记本,看了一眼上面的笔记,然后继续说道:“根据第三方机构的预测,未来五年能量武器技术将迎来井喷期,六年时间足够完成两次技术迭代,我们的样机会不会刚服役就落后?”

    这个时候,坐在后排的一位年轻专家开口说道:“我觉得六年是合理的!”

    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,他调整了一下语气,然后接着说道:“去年我们在超导材料上的突破,已经让储能模块体积缩小了40%,按照这个增速,三年就能解决微型化难题。

    而且吴工刚才展示的激光武器测试视频,证明能量管理系统已经跨过了最关键的门槛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